富士康在光伏电池的布局,是为了形成一条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的光伏产业链。
更值得一提的是,环特与美国德克萨斯州政府合作建立太阳能工业园,投资建厂生产实体输出产品,不仅发展了环特的经济,同样解决了美国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这样如果美国实行双反,反的其实就是自己,这样的战略,即走出了国门,又保护了自己。光伏双反之后,整个光伏行业哀声遍野,仿佛末日到来。
但一场持久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行业的脆弱性,半数以上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的企业大幅减产,10%-20%的企业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部分上市企业二三季度业务普遍出现亏损。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中国一些企业落户工业园,实际上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探索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保护机制。这将是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行业被征收的最高关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却有90%以上产品依靠出口。虽然都是利用太阳能,但太阳能光伏和光热是不同产业。三头在外,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一样,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太阳能光热产业在中国的高普及率和高替代潜力,使新能源战略更具现实意义。面临美国大规模的制裁活动,光伏出口的冬天似乎已经来临。成本控制方面,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要下降到7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经济竞争力。
未来几年,调整、转型和整合将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必然。在多晶硅方面,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多晶硅生产技术得到持续进步,产业自给能力迅速提高。光伏装机增长最快的将是中国和印度,其次是东南亚、拉丁美洲、中东和北美。现在,美国海关已开始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光伏产品征收货款50%左右的高额保证金,使中国光伏产品通往美国的道路已被堵死。
对于传统的国外光伏市场,应想办法继续巩固和发展,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动向,对于美国对中国提出的光伏双反和欧盟可能提出的光伏双反,政府和行业协会应组织企业积极应对,可提出对美国的多晶硅和光伏设备的双反,予以反制裁,规避和反击其国际贸易壁垒,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国际光伏市场。及时跟踪产业发展状况,加强有关部门与企业的沟通,做好应对可能发生的国外资本收购中国优质光伏企业的准备与挑战。
[page]2.国外光伏市场增速趋缓 国内市场加速崛起目前,受欧美债务危机和欧洲光伏补贴持续下调影响,欧洲市场增幅放缓,但亚洲和北美等其他市场在迅速发展,中国国内光伏市场更是不容忽视。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光伏出口额为305亿美元,其中80%以上都是销往欧洲,如欧盟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进而采取高税率,中国光伏企业必将出现大规模倒闭潮,因此,众多企业把保卫欧洲市场看成一场生死之战。目前,各主要发达国家均从战略角度出发大力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上网电价法或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政策推动市场应用和产业发展。2011年,虽然中国已有40多家多晶硅生产厂,总产能达到了16万吨左右,产能产量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中国的技术整体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其竞争力不如美、韩、德、日的同类企业。
即便如此,中国仍有80%多的光伏产品仍需依赖国外市场,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转变。这样的价格根本是做不到的,据估算这些企业的成本应在25美元/公斤,这显然是在亏本倾销。编前语:目前,中国光伏产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既有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新兴光伏市场快速崛起、对外依赖度逐步下降、产业规模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等有利发展的因素,又有供需严重失衡、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和欧盟可能效仿美国的重压,行业竞争残酷,产业整合迫在眉睫,企业开始进入薄利时代,优质企业也面临国外资本入侵的严峻挑战等不利因素。在这样激烈和恶性的竞争循环下,出现了企业倒闭潮,许多中小光伏企业关闭或破产。
图4 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出口量与安装量状况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能源所需关注和解决的一些问题1.进一步提升光伏发电的战略地位为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环保的压力,中国应提升绿色能源光伏发电的战略地位,消除对光伏产业高能耗、高污染的误解,大力宣传光伏发电的积极意义,引导公众对光伏发电有正确认识与理解。因此,在目前中国光伏市场还没有大规模启动时,可以说失去欧洲市场,就失去了中国光伏产业生存的市场大空间,对中国光伏产业是致命的打击。
与快速增长的光伏电池供给量相比,光伏电池需求量的增长则显得相形见绌。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会同行业协会,做好电站项目规划、合理布局。
尤其是光伏产品主要消费市场的欧洲,政府大幅压缩光伏发电补贴,使全球光伏产业增速开始减缓,加重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产能过剩。意大利是去年光伏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今年其增长或将放缓。通过该地方数据,可看出中国光伏产品价格的大概形态。三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在美商务部进行双反调查之前,一些有先知先觉的中国光伏企业已逐步迈向了国际化生产。在外资低价倾销的冲击下,中国多晶硅行业90%以上企业停产或倒闭,再任其下去,整个行业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由此可以看出,产业链完备、已具有品牌知名度的骨干企业,会在政府的扶持下在未来五年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多晶硅已设立了准入条件,光伏行业的其他环节也应设立相应的准入条件,以规范行业的发展。
5月初,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发布的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将增长200%~400%,亚洲等新兴市场的增长将超过欧洲。在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还明确指出:政府要对光伏行业进行一系列的支持,一是对电价进行财政补贴,降低行业成本。
据宁波海关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一季度宁波口岸累计出口光伏电池360.6万个,比去年同期增长87.9%。产量持续增大,预计2012年,中国光伏电池产能将达42GW以上,产量将超25GW,同比增长50%以上,仍将占全球半壁江山。
光伏行业各种各样的兼并和重组将在今明年进行。时至今日,中国光伏市场虽在启动,但欧洲仍然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中国多晶硅产能,2011年达约16万吨,2012年将达17万吨左右。相比于民间光伏企业之间的大鱼吃小鱼,另一种整合则来自央企。
在硅料供需方面,据IHS iSuppli公司的光伏报告称:2012年多晶硅总体产能预计为32.8万吨,比去年的28.5万吨增长15%。尽管遭遇了美、欧债危机的打击,但仍连续5年实现了超过100%的年增长率。
据了解,3月底Solar world已在德国提起诉讼,希望政府介入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的双反调查,而目前Solar world等几家德国本土公司已与德国政府及欧盟在协商此事,但当地政府尚未对此表态。3.中国面对光伏双反的生死保卫战美国时间5月17日,北京时间5月18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征收31.14%至249.96%的高额反倾销税,接受调查的具体产品为中国输美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基本形势头疼的一面1.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企业经营压力巨大2011年初以来,光伏产品产能大量释放,供应量大幅提高,但全球光伏市场受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和有关国家政策不稳定的影响,需求萎靡,致使光伏产品库存积压严重,价格暴跌。4.巩固传统市场与培育新的光伏市场在全球光伏市场严重供需失调的情况下,在美国提出光伏双反和欧盟可能提起双反,已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和可能失去欧洲市场的情况下,为尽快和逐步改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两头在外的不利局面,首先应尽快培育起巨大的中国光伏市场。
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04年之后更是飞速发展。相比之下,今年多晶硅需求预计只有19.6万吨,比2011年的20.5万吨减少4%左右。数据来源:CPIA、SEMI China、欧盟发布报告、赛迪智库以及作者整理据2011年6月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对2011~2015年的市场需求量预测数据,2012年和2013年光伏市场需求在30GW左右。也有比较乐观的预测,据IMS Research发布的报告称,2012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至少将增长3.5%,最高增幅达21%。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光伏安装量将达50GW,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国之一,但国内市场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就目前而言,则必须先依靠欧洲市场存活下来,才能享受到中国市场爆发带来的好处。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彰显了政府要进行调整和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的意愿。
协调有条件、并网难度小的光伏发电设施先并网,先易后难,加快并网步伐。目前,中国晶体硅光伏产业的生产技术、产能和产量世界领先,但薄膜光伏电池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
三是2011年国家出台了上网电价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以及国内装机成本大幅下降。该公司声称:组建航母级的光伏企业是中国化工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也得到了国资委的大力支持。